马拉松战役

 

马拉松战役全过程

 

地理环境

马拉松平原座落在雅典东北40公里的爱琴海边,向东面朝阿提克海峡,背后群山环抱。马拉松平原呈新月形,有9公里长,中间最宽处约3公里。

 

历史背景

公元前550年波斯王居鲁士统一波斯全境,开始大规模扩张,在短短的五十年间,除中国以外的所有文明古国,如埃及、巴比伦、腓尼基、巴勒斯坦、亚美尼亚和北印度等都被波斯征服,沦为波斯的行省或附庸。公元前522年大流士即位时,继承了一个庞大的帝国,西起利比亚沙漠,东至兴都库什山脉,横跨3500公里的亚非大陆。此时的波斯帝国有28个行省,统治着47个民族,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名符其实的大帝国。波斯帝国代表世界古代文明的一个顶峰,波斯人拥有自己的书写系统--楔形文字和自己独特的信仰--拜火教。楔形文字是和古埃及文和中国甲骨文齐名的古代象形文字,而拜火教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代摩尼教和白莲教的远祖,直到今天在伊朗和印度都还有不少信徒。发动波希战争的波斯王大流士,是波斯帝国秦始皇式的人物,他统一度量衡和货币体系,修建贯穿帝国全境的道路和灌溉工程,并采取措施促进帝国内的自由贸易,使波斯帝国成为古典时代首屈一指的富庶国家。

 

波斯帝国的治国思想有些类似中国的“大同世界”的理念,对帝国内各民族的宗教和习俗都相当尊重和宽容,历代波斯王都以身作则鼓励波斯人和其他民族通婚。纵观波斯帝国两百多年的历史,没有一起宗教迫害事件,波斯人也从不强迫其他民族信仰拜火教,这和以后的阿拉伯帝国形成了鲜明对照。

 

公元前550年,波斯王居鲁士灭亡米底亚以后,领军乘胜进入小亚细亚半岛,很快征服了爱奥尼亚(今土耳其地中海沿岸)大大小小的希腊城邦,然后设立若干行省正式将小亚细亚纳入帝国版图。爱奥尼亚的希腊城邦向本土求救,但雅典、斯巴达、底比斯等国相互之间内战频繁,根本无力顾及海外侨胞的安危。

 

公元前560年,雅典政治家庇西特拉图利用公众的不满情绪,发动政变推翻了100多年前梭伦建立的贵族寡头统治,成为独裁者,废除了雅典贵族的许多特权。庇西特拉图治下的30多年里,雅典发展成为希腊海上贸易中心。雅典贵族不甘心失去特权,秘密和斯巴达勾结。公元前510年,斯巴达军队入侵雅典,驱逐了庇西特拉图的儿子希庇亚斯。随后雅典贵族克莱斯蒂恩改革政治体制,召开公民大会,正式建立了雅典民主制度。赶跑独裁者以后,雅典人过河拆桥,驱逐了斯巴达军队。为了抗衡斯巴达强大的武力,雅典贵族携洋自重,派使者晋见波斯王大流士请求提供保护。

 

平心而论,波斯对希腊半岛并没有太大兴趣。大流士领土扩张的战略方向是印度,那里富饶的金银矿藏尤其让他垂涎。大流士相当爽快地答应了雅典使者的请求,只要求他们奉献一包泥土和一瓶水作为回报。这是典型的象征主义东方思维,贡献泥土和水象征雅典人将国土献给波斯,这样波斯王就有义务保护雅典。雅典人则认为这不过是一个仪式,完全没有领会其真正的内涵,于是很轻率地同意了。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埋下了战争的种子。

 

雅典和波斯结盟以后两年,斯巴达发动的进攻被雅典独力击退,不久雅典政府换届,新政府公然废除了同波斯签订的条约。大流士对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非常恼火,决心予以惩罚,只是波斯帝国在印度和南俄草原的军事行动正牵扯他的精力,所以暂时隐忍不发。不久,大流士亲帅的远征军在南俄草原受挫,狼狈撤回。爱奥尼亚的希腊城邦趁机揭竿而起,而雅典和尤伯亚出兵支援,大流士花了5年时间才完全平息了这场起义。平定爱奥尼亚以后,大流士立刻发动了希波战争。

 

希波战争是一个典型的国际政治案例,超级大国因为保护国而涉足地区争端,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进行了一场毫无价值的战争。波斯帝国在地中海东岸的扩张早已停止,如果不是因为雅典主动请求结盟,大流士对贫穷落后的希腊半岛不会有太大兴趣。大流士发动这场战争,并没有任何战略考虑,完全是上国对不义之邦的惩罚行动。波斯人将为这种傲慢心理和战略目标的缺乏付出惨重代价。    

 

公元前492年,波斯小亚细亚总督马多尼企图从海路入侵希腊,船队在爱琴海上遭遇风暴,铩羽而归。两年以后,波斯帝国卷土重来,海军统帅达提斯率领600艘舰船满载3万陆军,沿着连接小亚细亚和希腊半岛的西克拉迪岛链杀奔而来。波斯军队采用跳岛战术,占领了爱琴海上几个具有战略价值的岛屿,修建了后勤补给战,然后舰队挥师北上,先进攻岛国尤伯亚。由于两个内奸偷偷打开城门,尤伯亚很快陷落。波斯军队将城市夷为平地,所有居民被卖为奴。

 

由于此时雅典的海军还无法与波斯抗衡,只能坐视尤伯亚的覆灭。达提斯并没有直接从海路进攻深沟高垒的雅典城,而是在雅典东北40多公里的马拉松平原登陆。老奸巨猾的达提斯迫使雅典人作出选择,是据守城池还是出城应战。如果雅典人坚守不出,则波斯人可以从容不迫地兵临城下长期围困,这样雅典人只能坐以待毙;如果雅典人出战,那么就不得不跋涉40公里来到达提斯选定的战场打一场波斯人擅长的野战,马拉松平原开阔的地形非常适合波斯骑兵的战术迂回。雅典议会对是否出城应战进行了激烈辩论。出城决战的确是一场豪赌,如果雅典军队在野战中失败,无兵可用的雅典必然亡国。最后的投票结果,出城决战的意见占了上风,于是雅典发倾国之兵前来马拉松,同命运做最后的抗争。虽然希腊密集阵战术在希波战争中被证明是波斯军队的克星,但在马拉松平原两军初次相遇时,希腊人却是心中无底。他们面对波斯大 军时的心情,大概和努尔哈赤的八旗兵在萨尔浒面对明朝大军时一样,有几分自惭形秽,有几分忐忑不安,而更多的是豁出去了的义无反顾。

 

-传奇传令兵


这名传令兵名叫菲利皮第斯,相传雅典派出他前往斯巴达求援。这位信使用35小时走完了雅典到斯巴达的150公里路程。但是,斯巴达人回答的却是:月圆之后才能出兵,这需要等10天左右,他又只好重新跑回雅典去。马拉松战役成功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跑了40公里跑回雅典去告诉人们这个好消息,因为疾速跑了40公里,报捷后便倒地身亡,这也是马拉松的起源。

 

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希罗多德在其著作《历史》中是这样记载的:

而当将领们还在城内的时候,他们首先派一名使者到斯巴达去,这个使者是一个名叫披迪披戴斯的雅典人,此外这个人还是一个长跑的能手并且是以此为职业的。正如这个披迪披戴斯自己所说并且告诉雅典人的,当他在铁该亚上方的帕尔铁尼昂山那里的时候,曾遇到了潘恩神。潘恩神叫披迪披戴斯的名字,命令他告诉雅典人说,既然潘恩神是雅典人的朋友,以前常常为雅典人服务而今后也将会如此,但为什么雅典人却根本不把潘恩神放到眼里。雅典人认为他说的这件事是真的,因此当他们的城邦得到安定繁荣的时候,他们就在卫城之下修建了一座潘恩神的神殿,而且由于神的那番话,他们每年还向他奉献牺牲并举行火炬赛跑以求神的嘉惠。

     但是现在,当他受到将军们的派遣并且说潘恩神曾对他显现的时候,这个披迪披戴斯在离开雅典之后的第二天,便已经在斯巴达了。他到斯巴达人领袖们那里去,对他们说:“拉凯戴孟人啊,雅典人请求你们给他们帮助而不要看着希腊的一个最古老的地邦陷到异邦人的奴役之下。因为现在甚至连埃列特里亚都已经受到了奴役,而由于失掉一座名城,希腊就便得更加软弱了”。披迪披戴斯就按照命令这样地向拉凯戴孟人报告了,于是拉凯戴孟人便决定帮助雅典人。但是他们并不能立刻这样做,因为他们不愿意打破他们的惯例:原来,那时正是一个月的第九天,而他们说,在第九天月亮还没有圆的时候,他们是不能出征的。

 

-天降大任

值得雅典人庆幸的是,在投票赞成决战的五位将军中有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将力挽狂澜,领导雅典军队史无前例地击败波斯大军。    

 

米提亚德出生于雅典一个最古老的家族。他的祖父曾经取得了一个色雷斯小国切索尼的宗主权,因而米提亚德既是雅典公民,又是切索尼的王子。几年前波斯王大流士征服色雷斯以后,率军越过多瑙河进入南俄草原,企图征服那里的游牧民族塞提亚人。他临行前将多瑙河上的一座浮桥交给几个希腊藩邦守护(其中包括切索尼),以备不虞之时能够安全返回。后来大流士果然在南俄草原受挫,不得不撤回来。这时米提亚德建议拆毁浮桥,将大流士困在多瑙河对岸。这一招相当狠辣,因为大流士大军此时粮草将尽,后面又有塞提亚骑兵紧紧追赶,如果不能及时渡过多瑙河,大流士即使不死于塞提亚人的箭下,也会死于饥馑。可惜其他的希腊城邦首领无人有这样的胆识,米提亚德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大流士安全返回。

 

很快有人将这件事报告给大流士,于是米提亚德成为波斯帝国头号通缉犯,不得不逃到雅典。他刚到雅典,就主持收复了沦落敌手多年的两个爱琴海岛屿,立刻成为雅典炙手可热的人物。这时雅典刚刚驱逐独裁者希皮亚斯,成立了民主共和体制,米提亚德的政敌于是指控他在切索尼搞独裁统治,欺压人民。这个罪名倒是证据确凿,可是米提亚德在崇拜英雄的雅典人气正旺,这项指控最终被雅典议会束之高阁。    

 

米提亚德曾经作为藩属参加过波斯的军事行动,对波斯军队的组织和优劣了如指掌。波斯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他们大多数是被胁迫参战的藩邦士兵,士气低落,协同作战的能力差,局势危急时往往会丧失斗志,溃不成军。从战术角度来看,波斯的弓箭无法穿透希腊步兵的盔甲,而波斯步兵方阵只有一层盾牌防护,如果前排被希腊密集阵突破,后面的轻装步兵根本无法和希腊长矛对抗。

 

 从政治角度来看,时间并不站在雅典人一边。20年前被驱逐的雅典独裁者希皮亚斯投奔了波斯,成为大流士的高级顾问。他不但向波斯人献上完整的希腊地图,而且积极为波斯远征军出谋划策,马拉松平原这个登陆地点就是希皮亚斯选定的。 并不是所有的雅典人都有坚强的斗志,许多人摄于波斯帝国的军并不是所有的雅典人都有坚强的斗志,许多人摄于波斯帝国的军威,沦为内奸。通向马拉松的航道曲折艰险,但一路上都有人在岸上用青铜盾牌反射阳光,为波斯舰队指引航向。雅典军队在马拉松和波斯大军对峙的时间越长,雅典的政治局势就会变得越复杂,而投降派的颠覆阴谋就越有可能得逞。

 

正当卡利马什犹豫不决的时候,米提亚德走上前来说道,现在整个雅典的命运握在你的手上,你必须决定是甘愿被波斯人奴役,还是奋起抗争,为雅典赢得自由,也为你赢得千古不朽的名声。如果我们不立刻与敌决战,波斯军队会越来越强大,而雅典的投降派会越来越嚣张。我坚信雅典健儿强过波斯人百倍,胜利一定属於我们!米提亚德这一席话打消卡利马什的顾虑,他终于投票支持和波斯大军决战。

 

-战役经过

米提亚德由於众望所归,被推选为战役总指挥。正当雅典军队准备下山列阵时,一支援军出人意料地到达了。这支援军来自希腊小国普拉提亚,多年前雅典曾经帮助他们打退了邻国的侵略,普拉提亚对雅典感恩戴德,这次得知雅典有难,立刻发举国之兵来援。虽然普拉提亚援军只有1000人,但极大地鼓舞了雅典人的士气。雅典方面参战的1.1万人全部是重装步兵,他们按照惯例在马拉松平原的西侧排出八行纵深的密集方阵。马拉松平原呈喇叭形,两侧有两条小河穿流入海,因此只有中间地势较高,没有积水,两边都是泥沼地。雅典联军列阵的地点大约有1500米宽,而联军阵线只有1000米长。为了使雅典的阵线不被波斯骑兵从两翼迂回,米提亚德决定不惜削弱中央方阵的力量,将雅典阵线向两侧延伸,使两边的泥沼地成为天然屏障。这样重新部署以后,雅典的步兵方阵在中央只有四行纵深,而两翼仍然保持八行的厚度。

 

与此同时,波斯军队也迅速列阵。此战波斯军队大约4.5-6万人(具体人数已不可考),其中包括2000骑兵。波斯中间阵营全部是重装步兵,两侧是弓箭手和重装步兵组成的混合方阵,骑兵布置在步兵阵线的侧后。此时双方阵线相距大约1500米,而波斯人身后1公里就是海岸。列阵完毕以后,双方对峙了两个多小时。由于马拉松平原越往东去越宽广,雅典军队如果主动进攻波斯阵营,两翼就会失去地形的保护,米提亚德非常明智地按兵不动。最后波斯人终于失去耐心,开始向雅典阵地前进。很快达提斯就发现马拉松平原变得越来越狭窄,波斯步兵阵线的两翼已经紧贴两边的沼泽地,骑兵部队被挤到阵线的后面。等到波斯军队前进到距离雅典阵线大约300米的时候,米提亚德立刻下令冲锋,希腊步兵表现出极高的训练水平,他们背负着沉重的武器装备,先小步慢跑,逐渐加速,最后狂奔,而阵形丝毫不乱。

波斯人看到兵力悬殊,且没有骑兵掩护的雅典步兵冲了过来,就好象是看着一群扑火的飞蛾在自取灭亡。波斯人射出的箭密如飞蝗一波接一波地落在高速奔驰的雅典方阵之上,如同雨打芭蕉一般在雅典步兵的盔甲和盾牌上纷纷弹开,不能造成任何伤害。没等波斯人放出几轮弓箭,雅典步兵就已经冲到近前。希腊方阵密集如林的长矛带着巨大的动能猛烈冲击波斯人的盾牌,在一片震耳欲聋的金属碰撞声中,两支军队搏杀到一起。

 

果然不出米提亚德所料,波斯人两翼的盾牌防线根本承受不住希腊密集阵的猛烈冲击。波斯方阵的队形比希腊方阵疏松许多,为的是给轻装步兵足够的空间弯弓射箭。这样波斯前排每一个持盾的队长必须承受希腊两个纵列16名步兵的合力冲击。波斯两侧的盾牌防线顿时崩溃,很多人被希腊长矛连人带盾刺穿。前排的波斯队长们力战以后全部阵亡,而将他们身后的轻装步兵暴露在雅典人的长矛之前。失去盾牌保护的波斯步兵们毫不畏惧地拔出弯刀上前格斗,他们三五成群,拼命用弯刀拨开雅典人的长矛,企图靠近肉搏;与此同时,他们后面的步兵仍然在坚持不懈地放箭。但雅典人的密集阵前四排的长矛重迭向前,波斯人即使能拨开第一排长矛,也很难躲过接踵而来的后三排长矛的攒刺。这样波斯步兵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但始终无法靠近一步。波斯骑兵被隔离在自己阵线的后面,无法参战,只能徒劳地射箭。面对雅典人无坚不摧的凌厉攻势,波斯士兵的战斗意志开始动摇。

 

 

波斯阵线中央是由身经百战的波斯重装步兵组成,战斗力相当强劲,而攻击他们的雅典中央方阵又只有四行纵列,冲击力不足,战局在这里胶着起来。有些强悍的波斯士兵爬到前排战友的肩上,挥舞着战斧奋力跃向雅典人的方阵。波斯的中央阵营一度突破了雅典人的阵线,迫使雅典的中央方阵集体后撤以保持完整队形。但是波斯的两翼此时已呈溃逃之势,雅典的两翼开始向中央包抄过来,呈V字形夹击波斯的中央方阵,而后退的雅典中央方阵也乘机杀了回来。会战到这个时候波斯军队败局已定。

 

波斯主帅达提斯看到大势已去,下令撤退。波斯士兵放弃阵地,拼命逃向海边的波斯战舰,雅典士兵在后面紧紧追赶,将许多腿脚不够快的波斯兵刺个透心凉。雅典人追到海边以后并没有停住,他们开始分散开来攻击停泊在岸边的波斯战舰,企图将其付之一炬。波斯士兵在逃生欲望的驱使下拼命反抗,而雅典人本次战役的伤亡大多发生在这里,包括雅典军政长官卡利马什,以及十位将军中的两位都在此牺牲。最终波斯人在损失七艘战舰以后,大部队得以安全撤退。此役波斯军队共阵亡6500人,而雅典方面仅仅阵亡192人,高地人阵亡7人。双方阵亡数字的悬殊差距充分体现了希腊密集阵对波斯方阵的压倒性优势。

 

斯巴达的2000援军跋涉近300公里,到战役结束以后方才到达,他们列队在战场绕行一周,观看雅典士兵的战果,战场上波斯人尸横遍野让斯巴达战士们惊叹不已。所谓患难见真情,普拉提亚人在危急关头前来援助,赢得了雅典人的敬重。战役以后雅典授予所有普拉提亚人雅典公民资格,普拉提亚从此正式成为雅典大家庭的一员。

 

马拉松之战并没有使波斯军队受到重创,2000骑兵几乎毫发无损地保存下来。达提斯撤离马拉松以后指挥船队折向西南,准备趁雅典军队大胜以后忙于庆祝的机会偷袭兵力空虚的雅典城。米提亚德早有所料,率领6000步兵强行军连夜赶回雅典。当波斯舰队驶进雅典海港时,看到雅典军队已经占据一处高地严阵以待。达提斯见战机已逝,下令班师回国。

马拉松之战对希腊人来说无疑是改变命运的一战。一个民族的自信心一向都是打出来的,希腊人在马拉松收获了前所未有的自信,而民族自豪感和文化优越感也开始无比高涨。马拉松之战以后,雅典在希腊半岛威名远扬,成为希腊联盟的盟主。

 

对波斯帝国来说,马拉松之败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挫折,几乎没有在波斯人的历史上留下丝毫痕迹。

 

10年以后,新即位的波斯王薛西斯率领百万大军又卷土重来。薛西斯对马拉松之战已经没有什么印象,更不用说吸取任何教训。在以后的一系列战役里,波斯军队要在希腊密集阵前撞得头破血流,丧师数十万才善罢甘休。

 

-晚节难全

马拉松之战以后米提亚德在雅典如日中天,受到所有希腊人的崇敬和爱戴。可惜的是米提亚德并没有摆脱自古以来盛极必衰的宿命。波斯军队败退以后,波斯小亚细亚的据点就显得孤立无助,正是雅典人偷袭的好机会。米提亚德劝说雅典议会拨给他一支部队,扬帆出海。没有人知道米提亚德真正的攻击目标并不是某个波斯要塞,而是一个叫帕罗的希腊小岛国。当年米提亚德在波斯王帐下效力时,曾经被一个帕罗贵族当众羞辱,因此怀恨在心,一直想找机会报这一箭之仇。

 

没想到马拉松一战成名的米提亚德,居然奈何不了区区一个爱琴海岛国。米提亚德的部队在帕罗坚城之下屡战屡败,米提亚德本人还受了重伤。消息传到雅典,议会立刻哗然。雅典人对米提亚德爱之愈深,就恨之愈切。米提亚德的政敌立刻活跃起来,提议将米提亚德以叛国罪论处,很快在议会通过。雅典法律规定,被告人有权在判决前做最后一次自辩。身负重伤的米提亚德被人抬进议会,昔日的民族英雄如今躺在担架上潦倒不堪地乞求众人宽大处理,而雅典人为纪念马拉松之战所刻的米提亚德大理石雕像就竖立在议会门外。也许是这具雕像让雅典议员们想起了米提亚德的不世功劳,他终於免于一死,而被罚一笔巨款了事。仅仅几个月后,米提亚德就因为伤重不治,在孤苦伶仃中去世,此时距离马拉松之战还不到一年。

 

使用战术

 

-两军初始位置

 

-列阵图示




 

 

-对阵情况

•1500米距离

•双方对峙7天

•希腊人:使用长矛,善于近战

•波斯人:凭借他们的弓箭手和骑兵部队,并不擅长于近身肉搏

•米提亚德扩大布兵范围,靠薄弱中心和强化边防的波斯人一样。希腊人被分散成十组使他们更强大

•波斯人的混合部落有时会有语言障碍

•1500米距离10分钟之内被一支快行军占领,最后200米快速行动以最大程度减小箭矢的威力

 

-希腊两面包抄

 

-对阵结果

•米提亚德计划是以有组织的方式撤回薄弱的希腊中心,加紧进行两边边防包围波斯人,最终把他们全部包围,夺走了波斯人的数量上的优势。

•战术成功,波斯人恐慌并开始撤回到船内,很多波斯人溺进附近的沼泽

•希腊人俘获7艘船

•在战斗中损失了192名雅典人和7名高地人,许多人受伤了,然而波斯人伤亡更严重,损失了约6500名战士。

•波斯人围绕波塞冬神庙快速航行并试图占领毫无防备的雅典

•米提亚德预测到波斯人会转道,迅速派6000名士兵跑回雅典保卫城邦

•当波斯人看到雅典军队他们立刻往远处航行


-两军盔甲的区别


(左为希腊士兵,右为波斯士兵)

 

-埋葬192名烈士的英雄冢

 

战役带来的辉煌成果

 

在马拉松战役结束后不久,古希腊就迎来了其历史上最令人瞩目的“黄金时代”。此段时间内,古希腊的雕塑、文学、诗歌、戏剧和建筑等众方面都发展至一个极高的高度。

 

-古希腊雕塑


阿佛洛狄忒雕像

 


拉奥孔

 


古典雕塑快速发展

 

-古希腊戏剧与文学

公元前五世纪,雅典产生三大喜剧诗人:克拉提诺斯、欧波利斯和阿里斯托芬。只有阿里斯托芬传下一些完整的作品,被誉为希腊“喜剧之父”。传说阿里斯托芬一共有44部作品,现仅存11部,包括《阿卡奈人》、《鸟》和《和平》等。

活跃于公元前五世纪到四世纪的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并称为希腊三大悲剧大师,他们都在雅典生活过。埃斯库罗斯共创作90部悲剧和笑剧,而留下的只有7部,代表作《阿伽门农》,描写一个家族复仇的悲惨故事;索福克勒斯一生共写过123个剧本,如今只有7部完整的流传下来,《俄狄浦斯王》是他的代表作,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冲突——人跟命运的冲突;欧里庇得斯他一生共创作了九十多部作品,保留至今的有18部,完全将视线从神身上转移到了人,主角以小人物为主,而非对远古英雄的崇敬,代表作品包括《厄拉克特拉》和《特洛伊妇女》等。

 

许许多多的剧院在此时被建立


 

 

【由于历史久远,很多信息并没有具体依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