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马拉松运动

 

公元前490年,波斯远征军入侵希腊,雅典派出一名叫菲迪皮德斯的信使前往斯巴达求援。这位信使用35小时走完了雅典到斯巴达的250公里路程。但是,斯巴达人回答的却是:月圆之后才能出兵。这需要等10天左右。马拉松战役成功后这位名叫菲利皮第斯的士兵跑回雅典去告诉人们这个好消息,因为疾速跑了40公里,报捷后便倒地身亡,这也是马拉松的起源。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复兴

 

19世纪的主要两大运动赛事都在国外,其一是1949年英国文洛克奥林匹克运动会,另一个就是在1859年,1870年,1875年以及1889年都有举办的希腊奥林匹亚(又称扎帕斯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两大赛事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回归做了铺垫。

 

首次提出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人是法国著名教育家和历史学家皮埃尔•德•顾拜旦,1894年,他在巴黎大学提议组织一个宗旨为“学习和传播业余运动员的精神原则”的国际代表大会。这激励了扬尼斯•佛吉亚尼斯和季米特里奥斯•威基拉,前者是彭尼利尼奥斯体育协会的主席,后被任命为国际委员会的荣誉副主席。后者是彭尼利尼奥斯体育协会的巴黎市代表。他们共同提议在希腊举办一场国际化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准确的说,是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抛却了希腊经济的拮据和政府的担心,1895年8月15至17日,希腊国家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再次给与了人们举办国际化运动赛事的信心。

 

 

-马拉松比赛的诞生

19世纪末,伴随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复兴,组织者也在构想一些受大众欢迎的赛事,来纪念古希腊对运动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古奥林匹克运动会并没有马拉松项目。

 

马拉松是由一位古董爱好者兼语言学教授——米歇尔•布莱尔提出的。对古希腊重装备步兵和信使有着狂热爱好的他向顾拜旦提议来组织一场能够给希腊人一种复古,向上又热情的感觉。

 

布莱尔也向顾拜旦提出,作为奖励,应该向胜利者颁发银质奖杯。提到热情这个理念,季米特里斯想到了从马拉松小镇跑到雅典的赛道,将马拉松提到日程上来。当时文献中有不一致的记录。在马拉松镇前的小桥边有一块石碑上写着“ΣΤ40”,从这块石碑开始到泛雅典大理石体育场大约是40公里,也就是24.85英里。

 

 

 

-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举办地


1894年位于巴黎大学的国际委员会的决定,运动会在1896年3月25日至4月3日(罗马历法)或是4月6日至15日(罗马格里高利历法)举办。鉴于古希腊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诞生地,雅典也被公认为最适合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地址。

 

复兴路漫漫,好在有乔治斯•阿维罗夫的慷慨解囊,政府,政党,财政,建设以及组织问题最后都得以引刃而解。几天后,1896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总体构架都被完整计划好。奥林匹克运动会有着比其他赛事更多的国家参与,这也让希腊重拾斗志,自豪并坚信自己的能力。

 

这次比赛共计311名来自13个不同国家的运动员参赛。他们参加了9种运动的43个项目。在泛雅典大理石体育场的开幕式让人印象深刻。它又被称为kallimarmaro体育场,起源于古雅典,由于现代马拉松的举办而被翻修。翻修后,它能容纳超过10万名观众。

 

 

第一位马拉松冠军

1896年3月10日,雅典组委会组织了一场预赛,当时是被查理奥斯•法斯拉克斯以3小时17分的成绩获胜。这是历史上第一场现代马拉松赛事,以及希腊的第一位冠军。

 

3月24日,就在开幕式的前一天,另一场淘汰赛上,斯皮里东•路易斯采用了相当冒险的跑法,以3:18:27的成绩位列第五。3月29日星期五,真正决赛的时刻到了,站在起点线上,虽然他有着较高的排名,但是他还是能感到巨大的压力。但最终他战胜了自己,以2:58:50的成绩成为了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马拉松赛事的冠军,他本人也因此从一个不起眼的搬水工成为了一个传奇。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之后,马拉松赛事在赛事日程上排在最后就成了一个不成文的传统。运动员通过跑过举办地的赛道来体验这个城市的风土人情,最后在体育场结束,代表着向这座城市致敬。1924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后,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也正式认定马拉松赛道的长度为42.195公里。

 

马拉松赛道距离变化

 

现在,越来越多的马拉松比赛正在兴起,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杜兆才曾表示:“近年来马拉松所代表的跑步运动呈现出参赛热情高、举办区域广、行业范围大、参赛人数多的健康、持续发展态势。”

 

据《中国体育行业商业价值报告》显示,在“大众经常参与的体育运动”中,跑步以43%的参与度名列前茅。“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只关注物质需求,对于健康、休闲以及高质量生活的追求越来越明显,而跑步又是人类最自然、最容易接受的锻炼方式。”

 

-跑步拥有其自身魅力

马拉松的魅力之一,是比赛场地的开放。其他体育项目,只要是可以用来比赛的,要么是似曾相识的一块地,要么是司空见惯的一个圈,而马拉松赛的场地多从城市道路选取,对参赛者来说,每跑一步、每过一段都是不同的风景。

 

马拉松的魅力之二,是对参赛者的包容。其他体育项目,只有同等选手才能同场竞技,业余爱好者几乎不可能与专业运动员pk,而马拉松赛不同,无论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爱好者,大家都可以挤在一起比赛。

 

马拉松的魅力显然不止两个,但不可否认,正是开放与包容这两个原因,让马拉松给人们带来了更多欢乐。

 

-现代马拉松著名赛事

世界六大满贯

1.最古老的现代马拉松——波士顿马拉松


波士顿马拉松赛始创于1897年,定于在每年的美国“爱国日”举办。波士顿马拉松不但是全球首个城市马拉松比赛,也有着一条全世界最古老、最难跑的赛道,因此也最不容易跑出好成绩。

 

2.规模最大的马拉松——纽约马拉松


纽约马拉松创办于1970年,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国际化的马拉松。纽约马拉松参赛者最多时超过10万人,声势浩大,通过纽约大吊桥时连桥身都震动,场面非常壮观。

 

3.世界纪录最多的马拉松——柏林马拉松


柏林马拉松被誉为 “最神奇的马拉松”。柏林马拉松的赛道平坦宽敞,使其成为最易破纪录的赛道,而且路线相对笔直的赛道。此外,柏林马拉松也被誉为真正的群众性马拉松,不但有男女老少,还有很多残疾人参加,只要最后一名选手还没有完成赛程回来,柏林马拉松的大门就不会关。

 

4.最具人文关怀的马拉松——芝加哥马拉松


芝加哥马拉松创于1977年。自1997年起,连续3年创造出惊人的成绩,从而成为全美最好最大的马拉松。

 

5.最有爱心的马拉松——伦敦马拉松


伦敦马拉松诞生于1981年,它的成功,源于独一无二的 “慈善”属性。伦敦马拉松拥有一项几乎无法被打破的纪录——体育慈善捐款之最。 33年间,伦敦马拉松募集的捐款总额已近6亿英镑。

 

在今年的参赛选手中,有近八成是冲着慈善而来的,甚至不少人是代表慈善机构来跑,他们穿着奇装异服,以吸引更多的善款。

 

6.最像节日的马拉松——东京马拉松


所有去过东京马拉松的人都有同一个感觉——气氛实在是好。东京马拉松不但参赛者众多,每年沿路的观众更是数量庞大,最多时甚至近200万人,几十倍于参赛选手。他们中许多人都自愿当志愿者,除了自发地用表演等形式为参赛者加油鼓劲,很多热情的观众会把自己家中的食物、饮料拿出来给参赛选手。

 

国内著名赛事:

 

北京马拉松

厦门国际马拉松

重庆国际马拉松

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

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

兰州国际马拉松

太原国际马拉松

北京马拉松

衡水湖国际马拉松

贵州环雷公山超100公里跑国际挑战赛

上海国际马拉松

广州马拉松

武汉马拉松

无锡马拉松

兰州马拉松...